(经历2021)
(12)
今天就要离开十渡了,回城时我建议少走一段高速公路,顺道带着孙孙二宝去云居寺看看石书。
二宝问我:“奶奶为什么要刻石头书呀?”
“因为石书不会被烧毁呀。”
二宝说:“对,石头书也不会被撕坏。”
80年代我在大学上图书馆专业课时学校组织来云居寺的石经山看这座石书的图书馆,云居寺就在北京市房山区十渡镇,西南和河北省接壤,地处太行山北段余脉东北侧、华北平原西北山区,距市区80公里。
那时的云居寺还在复建中,在老住持的引领下我们看到了藏在云居寺地穴中保存的石经书,这可是祖先们为世界创造的唯一石书馆!
一晃30多年过去了,今非昔比了矗立在我面前那不倒的庙门已焕然一新,(抗战时期主持云居寺的方丈在被日军机轰炸后站在没有倒塌的庙门前)老方丈的话在耳边响起:“庙门不倒必重修”这座始建于隋大业年间,全称“西域云居掸林”的寺庙完全恢复了原有的宏大规模,坐西朝东,依山而建,五层院落,六进殿宇就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不同寻常的是今天带着孙孙二宝再次走进了这神圣的庙堂,这是我第一次领着孙儿走进寺庙,一时竟不知道该怎样对他介绍什么是寺庙。
二宝发问了:“奶奶寺庙是公园还是饭店?”
我说:“即不是公园,也不是饭店。是人们祭拜圣贤、祖先英灵的地方,我们今天看的还有一座石书的图书馆。所以走进这里看到佛祖们的塑像不能大声说话,还要为他们烧上三柱香,心里告诉他们你今年要上小学了,让他们保佑你好好学习,当个好孩子、好学生。”二宝默默的点点头随我走进云居寺。
一尊弥勒佛笑着迎接我们,二宝说:“这个佛祖笑的好开心呀。”
我说:“他是告诉你遇到什么事都要笑口常开,遇到再难的事一笑而过。”
在大殿前二宝恭敬的敬上了三柱香,还在功德箱里投进了自己的善款。
大殿中僧人们敲着木鱼在做法事、朗朗的念经,他没见过这样的场面有点不敢进殿,我告诉他:“这些身穿袈裟的人都是佛祖释迦摩尼的学生,正在读经书,我们可以轻轻的绕殿走一圈看看他们上课,再拜拜佛祖,心里说保佑平安、阿弥陀佛就行了。”二宝好奇的看看四周学着我的样子随着我脚步轻轻的绕殿一周。
走出大殿,偏殿中有个陈列馆,用泥塑形式详尽的介绍着云居寺的由来,按着解说词结合着泥塑我讲给他听:“云居寺里保藏了完整的”石经书“石头上刻的石书就是大殿里的僧人念的书。
云居寺的创始人是隋代僧人静琬的师傅慧思,觉得纸书总会被撕毁发誓将佛经刻石收藏,以防被撕毁破坏。静琬承其师志,从隋大业年间至唐贞观年间,就地取石刻经。静琬圆寂后,他的四代弟子相继主持刻经事业,历代相承,所有的石书像一个人刻的一样,直至300年前才告结束。
前后历时近千年,刻经百余部,经版万余块,分别贮存于石经山藏经洞和云居寺南塔下的藏经穴内。藏经洞分上下两层,凿有九个洞窟……”
“奶奶那咱们去看看那些石头书吧。”小孙子还挺有兴趣,只是时间关系从陈列馆出来,抓紧时间转转唐塔。我告诉他石书都藏在石经山上的大山洞里等你长大了自己再看吧现在我们要赶回城了。
离开云居寺前,我回望着石经山那条开凿于隋大业年间的古道,1400多年的历史时光流逝,先人们曾运送过无数经版。那运石经书的古道大部分是在山体岩石上开凿而成。每级台阶都留下了先人们不朽足迹,拾级而望。
再次让我记起当年老师们的敬佩感叹的神情,是云居寺的僧人们锲而不舍的“石经精神”,是历代僧人精心的守护为我们留下了这一座经久不衰的在石头上刻出的图书馆!它是所有图书馆业内人的骄傲和自豪。
艺术作品为舒建新原创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