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悦英
哪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戏剧文化,我从小生活在北京,是听着京剧长大的。
记得爷爷奶奶喜欢听京剧,逢年过节或遇上喜庆日子他们都会穿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领着我跟他们一起去吉祥大戏院等地去听京剧。
京剧是国粹,评剧、豫剧、京韵大鼓等也都是他们的最爱,直到今天我还会记起当年爷爷奶奶听戏剧时的表情……。
长大后的**时期,八个样板戏我也不知反反复复看了多少遍,那是一部部烙在我记忆深处的美好旋律,直到今天我都会随口唱出那一段段京剧名曲。
退休后我们秋冬时节常居扬州,时常在好友们的聚会中,即兴唱上几首大家最喜欢听的云南彝族的‘酒歌’,开心满怀的好友们杯酒交错,“阿老表,阿表妹不喝也得喝”。
扬州的好友们也会即兴演唱一段扬剧,那一曲‘门对过’让我初步了解了扬剧,他富有生活的底蕴又不乏幽默诙谐,一曲难忘。
在扬州文联工作的倩倩知道我想了解一下扬剧,她工作之余便带着我走进东关街城门口的听曲社、长乐客栈的芍药园子、仁丰里的小剧场,这三所地方都是由新文艺群体的秉承对家乡本土文化的热爱,为弘扬地方戏、曲发展而创办的小剧场。
别致的自家小院和旅游景点的小剧场中,火爆地招揽着众多喜爱地方戏剧的爱好者们与专业文艺团体的老艺人一起在这里切磋技艺,并自编自演,贴近生活的节目,奉献给各地游客们欣赏着扬州清曲、扬剧、扬州弹词、扬州评话等。
让我没想到的是不大的演出剧场竟场场座无虚席,观众们乐在其中,掌声不断。
剧场的主持人告诉我:“扬州花鼓戏和扬州香火戏是扬剧的雏形,清曲更是滋养了扬剧的发展,扬剧的很多曲牌均来自扬州清曲,目前扬剧王子、梅花奖得主李政成演唱的《板桥道情》就取材于扬州清曲的曲牌。
地地道道的扬剧正是在此基础上数百年来不断融合发展至今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地方剧,是最能代表扬州地域风情的民众艺术。”
记得十多年前,我第一次走进云南的建水古城,白天考察游览之余,晚上好友就带我来到建水古街中一座古朴的小剧场观看这里上演的‘建水小调’。耳熟的小调,朗朗上口,在小剧场里我仿佛回到了当年,从中原迁徙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百姓顺口演唱的极具汉民族特色的小调和歌舞。
而今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戏剧歌舞,把来扬州旅游的游客以戏剧形式带入了独具地方特色文化之中,不仅增加了旅游文化的艺术氛围还促进了旅游多元化发展的方向。
扬州是一个来了就令人留恋的地方,那悠扬诙谐而独特的扬剧无疑更为扬州的文化旅游市场增添了生动的一笔。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