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悦英
李白的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似乎在每一年的春天都提示着全国人民要在这个美好的季节别忘了来扬州一游,就为诗中的这一名句,春日的扬州,成了半个中国人心中的旅游圣地。
2023年,疫情过后的第一个春天来扬州旅游的人达到了顶峰,所有的旅馆、餐饮都爆满,景区景点人声鼎沸,就连我们居住的小区旁边过去只为附近居民提供便捷餐饮的连锁的花园茶楼,每天都排着长长的队,拥挤着前来打卡吃饭的各地游客。
扬州确实是一个很美的城市,而且丰富的淮阳美食,更吸引着无数的吃货。除了人尽皆知的瘦西湖,还有何园、个园等私家园林,可以在茶余饭后闲逛。
为了给老城区游船应景,在隋炀帝御码头对面的古运河沿岸,市政更是投入资金打造出了一座条带式公园!这座公园的建成可为我们小区的居民提供了便捷的古运河漫步之所。感叹着扬州市政一流的造园设计建造水准。
临近扬州一年一度的“琼花节”,邻居们就聚在古运河边花园漫步聊天,同住一个小区楼门对过的好友问我:“可否想去他的发小同学陈建历时十年修建在甘泉镇的陈园”。
也许了解舒建新是画家,特意提示此园中还有一座号称‘扬州八怪之一的高翔故居’。“这座扬州新入列的‘陈园’,其实是陈建多年来民间收藏爱好并投资兴建的全部心血之作。它历经十多年被誉为扬州‘新派园林’的杰出代表。”
翌日,带着全部的好奇心,在邻居好友的安排下我们如约来到了陈园,没想到的是为我们打开后园门的竟是陈园的园主陈建。
陈建与我们年龄相仿,中等身材,健硕的身姿,善谈的个性一下子拉近了我们初识的距离,他带着我们走进了他在陈园的私宅,告诉我们建这座园子的初衷是想将自己多年的个人收藏能找一个陈放之所,不曾想收藏的东西越来越多,园子也就建越大。
我问他说:“为啥取名为陈园呢?”
他告诉我:“按照扬州人传统称呼园林的习惯,我姓陈就确定了陈园的园名。其实我还含有另外一层意思,园子里陈列着我收藏的太多百姓家各代器皿,连房屋本身也都不是新制作的,而是清代甚至是更年以久失修的老物件,如今修旧如旧地“陈”列在世人面前,供人观赏。”
据我所知十多年前它还只是个私家园林,其实一个收藏家最高的收藏境界就是将毕生的收藏奉献给社会。如今他已初具规模并列入对外开放的扬州园林。
陈园今天的占地面积已近百亩,它由阆苑、高翔故居和盐商博物馆三大核心景观组成。
在园主的引领下,我们边听着他如数家珍的收藏史,边观赏着他随性之中精心设计建造的园林。
居住扬州多年,深感扬州人素有营造园林的历史,这样的兴趣爱好像是渗入到了扬州人骨髓的基因文化传统,尤其到了清代扬州凭借盐运、漕运富甲一方,为巩固统治,康熙,乾隆曾多次南巡,盐商造园林以求皇帝临幸。
官商的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扬州的经济发展,出现了扬州园林甲天下的盛景。
今天当你漫步东关街等古街巷中无意间都会发现这里隐秘着众多的小而精美且具有居住特色园林小墅。
存于今天的扬州园林无论何园,还是个园,都以苏派为主。在璀璨的扬州文化中,徽商、晋商文化是灿烂的华章,可惜他们在扬州留下的园林却不多。
但在陈园我们却能见到这里收藏的徽派、晋派园林中的原真性建筑,并吸收更多地域风格的古建筑,使陈园成为荟萃古建的实体博物馆,填补了扬州园林仅有苏派、扬派的缺憾。
随着园主陈建的步伐来到一处庭院的大门前。
他气愤地为我们打开一扇紧锁的徽派建筑的大门告诉我:“这段时间我把这里关了,如今不是知根知底的游客杜绝参观这个院子的砖雕,这是因为不久前一位可憎的游客在参观时竟徒手掰下了一个砖雕上雕着的小童子,最关键的是坏人还没抓到,这是我近期最懊恼的事,气愤之余我在考虑如何保护这些珍贵的收藏品。”
走进徽派建筑大门回眸我们就被一组《童子游玩图》的砖雕吸引,它是一幅特别的徽派砖雕艺术巨作,整幅砖雕精美绝伦,细细品赏着一个个顽皮的小童子,个个栩栩如生。
今天如若想看徽派砖雕这门非物质遗产,陈园的“童子游玩图”是一件不能不看的佳作。
一组扬派园林建筑秀美朴实,它力求仿照当年扬州八怪高翔的旧居而建,并非一定形似,然而讲究神似。高翔是清代画坛巨擘石涛的徒弟,天赋极高,终身未仕,是个十足的草根画家。
据史料记载高翔的家住扬州老城讲经墩附近,曾与东关街小玲珑山馆的二马弟兄,过从甚密。仿建的小院房屋的架构,都采用明清遗存,古风犹存,名称也移用高翔当年的故居称谓,如布衣高贤、集贤堂、弹指阁等,既顺理成章,又显得十分亲切。
陈建不愧为收藏家,在他众多的收藏中竟还有我的最爱——茶!幽静的小院,精美的房舍,一张硕大的实木茶台专业的摆放着精致的茶具,此时品泡的是一款百年的号级老茶,是许多老茶客可望而不可及的文物级的饮品。
浪漫的旧屋荡涤着纯粹的茶香,带给我们了无穷的乐趣与遐想。
收藏家是有个人情怀、理想及初衷的,他是把自己毕生的财富无私的奉献保存给了喜欢观赏他的人们,正向陈园中收藏的那座宋代玲珑古桥,它复原起的是古代建造者的智慧和古人精湛的造桥之美,更为我们搭建了通往存世之美的桥梁!
我喜欢这座具有传统园艺优势的陈园,它绵延流长地诉说着古老遗风犹存的韵味。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