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马悦英
进入老龄我跟舒建新愈发信奉中医药,无论家里老少谁有病我都会首先选择中医诊疗。
我每冬春季节只要感冒,都会诱发支气管炎,一咳嗽就很痛苦,来到普洱,中医院的朋友建议我在入伏时贴一下‘三伏贴’。
正值普洱刚入伏便试着到普洱的中医院去贴‘三伏贴’,配置好的中药贴在治疗的穴位上,在一帖一揭中拔出体内的湿气,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
通过一个冬春的实践今年的冬春季果真没有像往年那样,‘三伏贴’冬病夏治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今年夏天到普洱一定再继续贴。
接触了普洱的中医后我们都想进一步了解何谓‘南药’,便在普洱质检局领导的安排下走进了坐落在思茅依象镇的《普洱民族中医药研究所》,听听普洱的中医药专家们为我们讲解‘南药’。
医研所的专家说:“南药通常是一系列南方地道药材的统称,除了云南还包含我国江西、湖南、福建以及台湾、香港等省份生产的地道药材,大约有1500种。
像枳壳、砂仁、槟榔、巴戟天、朱砂、雷公藤、葛根、泽泻、化州橘红、广佛手、高良姜、石斛、益智仁等药物。其中槟榔、巴戟天、益智仁、砂仁又被称为四大南药,并且砂仁属于阳春的特产,又称为春砂仁,是中外驰名的名贵中药材;益智仁是常见的药材,但是以阳东县大八镇的最为著名。
近年来我国南药种类不断增加,生产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效、增收的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望着药研所展示的药材标本,这里的药研专家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中国医药发展源源流长,翻开历史典籍我看到,早在东汉初年,马援南征交趾,带了大量的薏苡回国,就是南药传入中国的开始。
三国初期,张津在交趾作刺史,又把那里出产的药物益智子送给曹操,自此之后,输入中国的药物每一朝代都有增加。
南北朝时期有沉香、郁金、苏合、水苏和石硫黄等药物输入。唐代有白花藤、菴摩勒、毗黎勒、丁香、詹糖香、诃黎勒、苏方木、白茅香、榈木等输入,其中尤以苏方木输入得多,且销路也好。越南的一些成药,如玉龙膏,在此时也流进中国。
赵宋时代,又新输入了使君子、麒麟竭、光香、降真香等药物,其中使君子一药治蛔虫有特效,为儿科的要药。一些治病的医方也同时输入,如用“舶上硫黄”及“薏苡”两药治痢的方剂。
明永乐年间黄福为交趾布政司,曾访求越南的医师和药师,送到南京任职(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全书·属明纪》)。此后,越南人陈元陶著《菊堂遣草》、阮之新著《药草新编》等医药巨著,也传入了中国。
清代,越南药物丁香油、水安息、伽南香、气结、胖大海、白缘子等传入中国不久,便被医人所采用,如用水安息、枯矾、龙骨等药来“种子”,用丁香油治瘰疬症结核。
通过这些药物在临床的应用,也可以使人明了越南的医药学对中国医药学所起的影响。
如今最新的观点认为:南药是指原产地或主产地为南亚热带与热带地区的药材,以及传统上从海外进口的药材,范围大致包括北纬25度沿南岭线以南的广大地区。
核心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云南以及香港、澳门和台湾,即“南药4+3”,实际上,北纬25度以南还包括福建、贵州、湖南、江西和四川靠南的部分地区,也就是“南药9+3”
中华医药博大精深,看到这我们不能不惊叹南药是中国医药宝库中不可分割的国之魁宝!
近些年‘普洱民族医药研究所’致力于以南药为主的科研开发,制成一批中成药小批量上市,如复方灯台叶片、美登木片等对治疗疾病都有一定疗效,期待着他们的科研开发再创新成绩。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