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是我童年时代居住过的地方,这里埋藏着我许多童年的梦想。离开它有四十多年了,可数的几次回来都是脚步匆匆,从来没有亲近过它,甚至连崂山都顾不上看上一眼,对青岛的印象都停留在童年的记忆中。
二00三年八月,当我第一次自驾车行驶在这块土地上的时候,心理猛然有一种到家的感觉,但一下高速公路我就转向了,幸亏有朋友的车在前面领路,否则,我真的难辨东西南北了。
记忆中的的郊野小路成了纵横交错的宽敞大道;昔日的小渔村变成了一座现代化新城!高楼错落、绿树林荫、草坪、沙滩、山峦叠嶂,让我由衷地感叹着飞速发展的时代,给这座城市带来的巨大变化。
我这次到青岛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走近崂山,触摸崂山,感受那大自然的空灵。在朋友的安排下,我只在青岛市区逗留了一宿,第二天的下午便驱车进山。
天下着蒙蒙的细雨,车在崂山公路上盘旋,车窗外的山景在汽车前视玻璃雨刷器的作用下,一虚一实地在眼前闪现。山回路转大自然造化出一幅幅水秀云奇的山水之作,雨渲染 着山林、村落,改变了大自然的色彩,雨中的山是湿的、是润的,树更绿、更深,宛如浓浓的墨色;远山被云雾笼罩淡淡的时而露出山顶;云在车边掠过,我们似乎腾云驾雾一般,好神奇的感觉。
客居崂山
谢家和村,就是我们此行下榻的小山村。它在崂山北麓的半山腰上,三面环山一面向海,依山而建的山居民宅,是用花岗岩石垒砌的房基坚固耐用,红红的瓦顶在绿树林荫之中,与这里的自然景色融合在一起,翠竹掩映的小桥流水,山野农趣尽在眼前。就在村子较高的地势上有一座农家小院,门前一有棵繁茂的樱桃树,山崖之下房舍显得怪矮小的,这就是我们下榻的山间“别墅”它干净整洁,是朋友按城里人的卫生习惯刚装修好的并取名为“康桥山庄”。
流云在眼前飘过,我放下行李登上屋顶,抬头望着近得可摸的崂山,一大团轻云从我头顶掠过盖住了大山,眼前的山峰立时象茫茫大海中的座座孤岛千姿百态。云雾是画家的艺术手法,一片片的云雾又覆盖了崂山山腰有意托出了山峰之美。山云在我的眼前变化,一忽儿清晰,一忽迷茫,这正是我要寻找的那种对崂山云雾的感觉。
雨过天晴的夜晚,我们坐在农家小院内和老房东的儿子唠着家常。这个小山村以种茶为生,是崂山绿茶的主产地,茶香浓郁、泉水清醇、是纯正的绿色饮品,只是宣传不够销路不畅。房东的小孙子非常可爱才十四岁就长得高高胖胖,一脸的憨相,当听说我们是从北京来的画家爷爷,那高兴劲儿溢于言表,忙着向我们介绍崂山的美景,还毛遂自荐地为我们充当向导,那种淳朴、那种热情是城里孩子难得一见的,我喜欢这个孩子当即就“任命”他为向导从明日起带我们游遍崂山。
夜深人静的小山村,恬静而清爽,卧房里股股山风吹来舒爽宜人,不一会便进入梦乡。睡梦中被一声声狗吠惊醒,起身披衣看个究竟,是什麽动静引得狗吠不止。月光泼洒的树叶泛出银色,月光映在山上形成黝黝的剪影,好美的夜色啊!如梦如幻。突然,看家狗虎虎从我的脚下窜过奔上屋顶,又是一阵狂吠后,我听到屋里传出一声声梦中的呓语……噢!原来是这梦中的呓语让狗儿警惕的狂吠。
报早的雄鸡打破了山野的沉静;唧唧的鸟鸣和着秋虫的嘀哝汇成了山村的晨曲。这里的山民还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田园生活。向导刘镇早早地就到小院报道了,吃过早饭我们一行人驱车向崂山著名的风景区——北九水进发了。
美哉崂山
崂山拔海而立,山海相连,山峰雄奇,山壑深险。自古就被传为“神仙宅穴”“灵异之府”。然而在历代画家的画卷上却极少有表现崂山的旷世之作。作为画家我第一次接近崂山,在小向导的引领下我们驾车在山路上盘旋,一路美景可多了,我时不时的停下车,写生拍照。等我们把车子开到三水时,已是正午时分了,这里是车行的尽头,只能弃车徒步。一路上游人如织,越往上走景色越美,奇峰突兀,怪石嶙峋,千姿百态,形神毕有。大自然才真是大艺术家虚虚实实,用抽象的手法造出了如此众多的艺术形象。艺术的效果在“似与不似之间”而大自然的神工却在这里造化了无数似与不似的艺术佳作。
崂山以它特有的姿容拥着我,震撼着我。坐在溪涧被水冲刷得没有棱角的卵石上,放眼望去,山峰险峻,青云漂浮,溪水流淌,鱼鸟遨游。手中的画笔不停地记录着眼前的美景,速写本一页页地翻过;潺潺的溪水传入耳中;恬淡空灵的境界融入神思;深邃幽静的气息沁入心灵,我全身心的陶醉在了大自然的怀抱……。“爷爷擦把汗吧”是小向导刘震把在溪水中浸湿的毛巾递到我面前,再看他那模样:脖子上挂着照相机,帽檐背在了脑后勺,一手拿着我的玻璃茶杯,胖胖的脸蛋上不知是汗水还是溪水,看到他那副摸样我乐了,他也笑了起来,那笑声在山谷里久久回荡。
越往上走,游人越少,山势愈险,崎岖的山路,习习的山风,千回百转总有一种山重水覆之感。坐在山岩上俯瞰山峦,展开速写本不经意间一个轻柔的声音传入耳畔“先生您好!我们是山东卫视风光摄制组的。您的车一进北九水我们就一直跟着您,如果我们没认错您一定是北京来的画家。”我连忙起身自我介绍:“我是舒建新。”“您是舒建新老师,是我们山东籍的画家!我们早有耳闻。既然我们有缘巧遇在这北九水,您能否从一个画家的角度谈谈来到北九水的感受?”我欣然地答应了他们的请求,谈起了我对北九水的感受……
日落西山,打道回村。这一天才可谓不虚此行。常言道:山之壮在峰;山之峻在树;山之秀在水;山之古在石;而崂山的峰、树、水、石都给人以美的震撼。这世上确实还没有一支画笔能淋漓尽致地绘出——崂山那壮阔俊秀之美!
2004年11月15日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