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舒建新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观点】从《丹青云南》到《茶马古道》

2012-12-25 13:51:59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舒建新
A-A+

  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初期我在江苏扬州画院工作。江苏是文化大省,尤其在美术创作方面,早在六十年代初傅抱石先生就曾带领江苏的山水画家进行了二万五千里的写生活动,推出了一批反映新中国建设的山水画的精品力作,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艺术家,在全国美术界引起轰动。

  改革开放以后,在亚明先生的极力倡导下,由江苏省文化厅主办亚明先生牵头的“江苏省中青年山水画写生团”宣告成立,我有幸成为写生团的一员。在亚明先生的带领下我随写生团走遍了西北、西南、东北,从自然山水中探索创作源泉。那是一次难忘的艺术实践,亚明先生身体力行写生、讲座、研讨、在各地巡回举办画展与各地美术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他使参加这项活动的每个画家收获颇丰。

  时光进入新世纪,社会经济的发展以某个命题为艺术活动越来越多,显现了繁荣的局面。我参加多少次这样的活动已记不大清楚了。这种“艺术活动”似乎已成为一种惯例,一个规律、套路无休无止,时至今日这样表面繁荣的活动到底对每位画家艺术创作会带来多大收获……

  从中国美术的历史上看,每个历史时期的中国画大师们所有的名作,其表现内容大都与画家本身生活熟悉的区域有关。后世,理论家们所总结推出的“吴门画派”、“新安画派”、“金陵画派”等等都是以地域命名的。如元四家之一的倪瓒,在他晚年的二十年间漫游太湖四周。漂泊无定,足迹遍及江阴、宜兴、常州、吴江、湖州、嘉兴、松江一带。以诗画自娱,对太湖清幽秀丽的山光水色,细心观察,领会其特点,加以集中、提炼、概括、创新了构图的形式,推出了新的笔墨技法,因而形成新的艺术风格。纵观他的作品突显其鲜明的艺术个性,笔墨奇峭简拔,画面静谧恬淡,境界旷远此种格调前所未有。试想倪瓒如果没有对太湖流域自然山水的理解,没有贴近自然久长的生活实践是绝不可能创作出《渔庆秋霁图》、《汀树遥岑图》、《江上秋色图》等等力作进而对明清绘画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美术史上“元四大家”之一。

  现代社会水、陆、空交通的高速发展,给当今的艺术家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一天内可以将画家们送上万里高空俯瞰,可以在几个小时里把画家们送到成千里上万里的地方采风。可谓:“座地日行八千里”几天的写生活动让你走遍一个省的各个旅游景点。这种“行万里路”情境符合艺术规律吗?我曾反复问自己,一直很纠结常常感叹当年的先辈,靠着双脚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作出的经典力作!在当今便捷的交通面前所有的路都缩短了。

  2007年以前我也曾多次去青岛崂山、山西太行山希望在那里能探寻到符合自己的山水人物画的创作之源,但很遗憾一直没有找到符合我的绘画语言和我的创作“根源”。

  我是幸运的,2007年中组部、文化部委派我随中央部委第三批赴西部挂职人员,到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挂职副州长,实现了我能身临其境的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贴近生活的梦想。行前部领导为我践行,希望我能利用在云南挂职期间画好云南。在省委领导为我们一行举办的欢迎会上特意点名“希望建新同志走遍云南,画好云南。”做为一个艺术家从我本意上讲来此地挂职就是奔着云南山水和民族风情而来,领导的殷切希望正是我来云南挂职的动力,记得赖少其、亚明两位恩师生前都不止一次地告诫我:“做为画家这一辈子就是画好画,能否成功用画说话。”在艺术上他们就我的艺术特长曾提出:“要探索一条山水人物结合的艺术风格”。我也一直认为一位画家用一生能把画画好已是一件很不得了的事情了。

  云南对我并不陌生,从少年时代的电影,歌曲中就知道了他,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也曾随美术家采风团在此写生,对这里的山山水水,民族风情激动不已,有过很强的创作欲望,然而冲动过后,回到北京确感到无从下笔,走马观花的旅游式的写生对于创作并非奏效。那时我曾梦想能再次来到这里,接近这里的山水,贴近这里的民族风情,写生、创作。

  以挂职身份踏上彝州的土地我置身于云岭,郁郁葱葱,开门见山,每天出行越野车都盘旋于大山之中,云飞雾卷,风花雪夜,在艳阳与明月的交映之下我体会了大山的气势;生活在彝族百姓中让我感受到了彝族的情怀——火一般的温暖质朴;每天都有创作的欲望,创作的冲动,写生本一页页记述着我对彝州大地风土人情的理解,常常晚上回到宿舍一直创作到深夜,一幅幅蘸着浓重情感笔墨的风情画卷跃然纸上。在创作激情的驱使下,我似乎找到了创作源泉,初步摸索到了山水与人物之间的艺术结合之路。当我拿着初创的作品回到北京展示给同仁时,大家肯定了这条探索之路,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并为自己的创作命题为:《丹青云南-彝州风情》。

  《丹青云南》是一个很大的地域命题,从2007年7月到2010年底,短短的三年多时间我苦苦追求探索,从怒江大峡谷到梅里雪山;从洱海之滨到红河之畔;从瑞丽江边到景迈茶山;上雪域高原入热带雨林。云南的地形地貌、山水形态变化之大、民族风情之丰富,在中国是唯一的。我走遍了云南十六个州市采写了大量的速写。创作写生的过程激动并痛苦着,痛极之时我曾有过“江郎才尽”的感觉。

  2010年7月当我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了《丹青云南—神韵楚雄》画展之后的一片赞扬声中。回过头来再看自己的作品,仔细琢磨感觉到“丹青云南”是一个很大的地域命题,就其特殊性讲提到安徽就会想到黄山、九华山;提到陕西就会想到华山、黄土高坡……而云南每个州市都有它自身的山水特性、民族风情,走遍云南各地之后我发现没有那一个州市可以说它能代表云南在世人之中的形象。要继续沿着这个命题创作应该为它寻找到一条串联的主线,把《丹青云南》进一步拓展。

  2011年后我开始思考今后的艺术定位,冥冥之中我却数次从北京来到云南的普洱,试想从艺术的角度进一步深入探索云南的文化内涵,进而突破一种地域的创作命名。普洱真是个好地方,在四万五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80%的土地山川被热带雨林覆盖,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二十五个少数民族兄弟和谐共生在这块广褒的大地上。走在苍茫的古茶山中,望着千年沧桑古老的茶树,一棵棵都铭刻着历史岁月;抚摸着它们有一种莫名的神韵,让我的心一次次被震撼;走在随着马帮的逝去而遗留下的一条条盘曲延伸在崇山峻岭,幽深峡谷和原野丛林之中的神秘古道,我知道这便是中外闻名的“茶马古道”。在我翻阅了大量史料之后得知:“中国是茶的故乡,我国各族人民自古以来就有饮茶的习惯。在众多民族里,藏族对茶的依赖可以用“嗜茶”来形容。藏族居住在高寒、缺氧、干燥的高海拔地带,常年以牛羊肉为主没有蔬菜。而茶中富含大量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正所谓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为此藏族对茶有必须的需求,这样就以马、古道为载体的马邦商队穿过崇山峻岭,翻越雪域高原,不畏艰难险阻把普洱茶带到了西藏。同时也赋予了普洱茶独特的文化内涵。”

  “茶马古道”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明文化传播的古道之一,也是古代中国对外交流的第三条通道,同丝绸之路、海上之道有着同样的历史价值和地位。在走访云南境内滇茶山的过程中,我意识到茶马古道不仅仅是一条古老的商道,更是一条民族融合与经济促进、文化交流的大通道。是连接汉地与藏地,云南与内地,中国与东南亚,与南亚以至更遥远国度的国际大通道,是云南走向世界的大舞台。

  可以肯定地说,“茶马古道”孕育着丰富的文化她是——文明文化传播的古道

  —中外交流的通道

  —民族迁徙的走廊

  —宗教传播的大道

  —民族和谐之路

  —旅游探险的通道

  云南是一个拥有26个少数民族的多民族的省份。他们就世居在茶马古道的沿途,由于地理上的差异形成了各民族独具一格的文化与特性,茶马古道正是在广阔的地域跨越中串起了各民族之间的历史文化。我觉得这无疑就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之魂!从艺术的角度上看这条古道恰恰涵盖了云南山水民族风情的多样性。凭借自己在云南多年的生活我感到在这里找到了今后创作之路找到了山水和人物结合的切入点。

  在与老师、领导、朋友的商讨中我们达成共识,将“古道丹青”做为今后的创作命题。

  今年8月我再次到普洱市挂职政府副市长,我想用下半生的时间,沿着这条“逝去的古道”更深的发掘其文化的内涵。进而用马邦们脚踏实地的精神重走“茶马古道”以中国画形式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古道丹青”之作。

舒建新

2012年10月29日星期一

  另注:茶马古道共有七条,它们细分为:

  1、滇藏茶马道:普洱-景谷-镇沅-景东-巍山-漾濞-丽江-中甸-德欣-拉萨-尼泊尔、印度。

  2、滇京茶马道:易武-普洱-昆明-昭通-成都-西安-太原-北京

  3、滇缅印茶马道:昆明-楚雄-大理-保山-瑞丽-缅甸-印度-阿拉伯国家

  4、滇川藏茶马道:成都-雅安-康定-昌都-拉萨

  5、滇越茶马道:易武-老挝丰沙裹-河内-海防-南洋、香港

  6、滇东南亚茶马道:普洱-思茅-景洪-勐海-打洛-缅甸-印度-西藏

  7、滇茶山茶马道:西双版纳-思茅-临沧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舒建新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