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是滇西南的主体民族,他们靠水而居,哪里有水哪里就是他们的家园。有史料记载:傣族源于怒江、澜沧江中上游的哀牢人。哀牢人是云贵高原上的古人类之一。公元前五世纪前后哀牢人在澜沧江、怒江中上游地区创立了部落联盟国家。公元前二世纪末,达光王国开始与汉朝接触,这也是史书上记载的古哀牢王国。从公元前一世纪古哀牢国与滇王国冲突不断,大量滇人涌入哀牢境内,哀牢人吸收融合了滇人后,初步形成了现代的傣族的雏形。
在云南傣族主要分部在怒江、澜沧江、红河、金沙江流域的热带河谷及高原盆地中。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都曾数次走进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初次走进这里时看什麽都新鲜,热带雨林、干阑式的傣族民居、村寨、傣族美女盛艳的民族服装、轻柔的音乐、婀娜的舞姿、欢腾的泼水节、异域的民俗民风都让我激动,但回到画案前却感到无从下笔,走马观花的游览像电影一样一闪而过。
2007年开始逐步走进了傣族人民的生活,傣族是一个跨境而居的民族,他们与泰国的泰人和缅甸的掸人、老挝的老人有共同的文化和共同的族源。
他们的村寨一般都建在坝子中或江河沿岸的平地,村前小河、溪流。村后有茂密的山林,田野阡陌纵横,灌溉沟渠如网,远远的望去就能分辨出傣家村落,行走在云南的南部地区到处可见这样的傣族村寨。初入傣家,吃不惯傣餐很多的傣家的美味佳肴,我们都难以下咽,记得第一次走进傣家的竹楼,满桌的菜肴看似美味但放进嘴里哪个都不对味,只有一种野番茄调制的酱可以伴着米饭下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久而久之,走进傣家次数多了,不知不觉中就慢慢地融进了傣族人生活,饮食也对味了,尤其是傣族用香茅草腌制的鸡肉、罗非鱼烧烤、糯米饭及用多种香料调制的沾水。
几乎所有的傣族都以农耕为主,是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然而在澜沧江以西景迈山上的景迈大寨的傣族跟布朗族一样以茶为生,世世代代共同守护着古老的茶山。
多年前,初进景迈山我就结识了当时就任景迈大寨的村支书玉苏一家。玉苏是典型的傣家美女,先生岩龙是一个不善言谈的人,有着一副结实的身板,是玉苏身后默默的支持着,每次来到景迈大寨,他们一家都忙里忙外的为我沏茶倒水,在村子里寻找模特。村子里有喜事我也会叫我去凑个热闹,现场捕捉着他们欢乐的场面。茶祭的日子他们也跟布朗人一起祭祀茶祖。
今年傣族的泼水节刚好与布朗族的茶祖节重叠,白天与布朗族村民共祭茶祖;晚上我又来到傣族村寨和傣族的兄弟姐妹共度佳节,村口的大榕树下聚满了欢乐的村民,各家各户扛着自家的餐桌,自制的美食款待前来大寨子欢度节日的客人,谁家的美食桌前来的客人越多,主人就越高兴,快活。玉苏告诉我:“你可以随意选择在任何一家品尝傣家的美食,傣家的这种风俗,古而有之于今大家的生活好了,傣家人用这种方式感谢各方友人对自己一年的支持与帮助。”
夜幕降临了,我穿梭在民族大家庭的长街宴上,品尝着各家的美食,感受着傣家热情,好客的个性,徜徉在节日氛围中,敬酒的歌声一浪高过一浪,直到闪亮的星斗挂满了夜空……那种愉悦无以言表。夜晚酒足饭饱的客人们,伴着欢快的乐曲,围着篝火狂欢悦舞,璀璨的烟花划破夜空,直到深夜。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